David Graeber 的 《Bullshit Jobs – The Rise of Pointless Work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探討社會上出現無謂工作的現象。 依作者估計,世上超過一半的工作都是無意義的。 這是很有趣的一本書,不禁令我反思自己及身邊的人的工作,是否都有價值。
哪些工種是 bullshit jobs? 作者定義了 5 大類無意義的工作:
1. Flunkies
這是只為了別人的面子而存在的工作。 以前的富貴人家,地位越顯赫,僕人越多,下人的數目成就了主人的虛榮。 現今的例子就有接待員、助手、開門人等工作。 要不是僱主要面子,這些職位可以不存在。
2. Goons
因為對手有,所以自己也要設立的「打手」的職位,用途是對付對家的「打手」。 例子是軍隊、公關、電話推銷、企業法律顧問等。 若果對家沒有這些崗位,它們可以全部消失。 如果這些崗位消失了,也許其他人的生活會好過一點。
3. Duct Tapers
為了解決不應該發生的問題而設的工作,例如修補程式錯誤、為公司過失向顧客道歉的職位。 這些問題可以來自制度的漏洞,或上級的出錯,但公司沒有對症下藥,反而製造新的職位去臨時解決問題。
4. Box Tickers
這種工作的唯一目的,是讓僱主可以自稱做了某些實質沒有做的事。 例如當政府部門或私人機構發生醜聞,它們會成立檢討委員會,但所有人(包括委員自己)都知道只是一場 show,並無實際作用。
5. Taskmasters
可再細分兩類:唯一做的是為他人分配工作(unnecessary superiors)或是製造 bullshit jobs 的人(bullshit generators)。 這些通常都是中層管理人員,沒有了他們,部門也可以自行運作。
回想自己做過的工作,多數都是這種無意思的 bullshit jobs! 😧 難道,我放 career break 是潛意識作祟,告訴我人生過得太沒意義?
還有,這書是上司送給我的,他是否有些甚麼暗示? 🤔
你的工作又屬於 bullshit jobs 嗎?
科技進步了,人類應該有更多空閒,追求理想人生。 這看似合理,但並沒有發生。 工時不但沒有縮短,社會更湧現大量 bullshit jobs,逼使人人有工開。 作者探討了原因,其中包括政治考慮,也有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工作等於人的價值。
Bullshit jobs 對當時人是一種精神暴力(spiritual violence),所以很多做無意義工作的人都會不開心,甚至產生怨恨,結果對於整個社會也不是好事。 作者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法:
全民基本收入。
在現實世界,bullshit jobs 的人工通常高於 non-bullshit jobs,因此很多人選擇為「生計」而放棄「意義」。 在全民基本收入下,人人收入相同,他們便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工作,不再需要為生計而做無意義的工作了。 剩下來的時間,更可以向創意方面發展。
理論是很理想,但決策者就是既得利益者,又有多少人會接受這個方針? George Orwell 的 1984 所描述的政府,不就是設法令多數人「窮忙」,以阻礙他們思考,防止他們反抗?
作者在書的開首,說明這書寫給 “To anyone who would rather be doing something useful with themselves”。 如果你是這一種人,不妨也看看這書,或者會啟發你對工作有另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