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年中聽了一個 Podcast 講如何在 CV 拆解工作空白期,更實質地建議 CV上用的字句,非常貼地有用。 那時我已經有 career break 的決定,便把 Podcast 儲存下來,以備將來重回職場之用。

承接上一篇講到放一年 career break 的原因及計劃,今次就把這個 Podcast 的重點,由原本的英文翻譯成中文,放在這兒作參考



基本規則

空白期長過 6 個月才需要在 CV 提及,短過 6 個月的不提也罷。

不同原因的空白期,有不同的處理手法,以下列舉幾個例子。

Case 1:公司縮減規模、架構重組

這個原因可以照直講,講了別人就知道不是因為工作表現差而被炒。 CV 要寫明在空白期內,做過甚麼保持自己能力 / 觸角敏銳,例如做義工去繼續運用 / 發揮自己的技能。 所以,空白期不是被動的,要主動找機會,以便寫在 CV 上。

Case 2:工作表現不理想而被炒

不要在 CV 上提及自己被炒魷魚,否則連面試的機會都不會有,但一定要準備在面試時被問及空白期的原因。

是否被炒,別人很容易知道,所以不要隱瞞。 先試實反思,在這經驗中學到了甚麼,如果重新做一次會如何改善。 面試時,要自信及客觀地解釋被炒的原因,若果表現得有戒心反擊,對僱主來說會是個警號。 例如在面試時可以說:

「When I think back on it, I did not perform on the level, but here’s what I learned from the experience…」

「回想起來,我確實未能達到預期的要求,但我從今次經驗中學到了…」



Case 3:生病

病歷是極度私人的資料,不願透露也是情有可原的,但同時也要平衡僱主想知道空白期的原因。 所以,先問自己願意透露多少,以定下底線。 在 CV 上寫得簡短一點也可以,例如:

Dealing with a personal matter (now fully resolved, willing to discuss in an interview)

Dealing with a medical condition (now fully resolved, willing to discuss in an interview)

重點是帶出事情已 fully resolved(完全解決),釋除僱主可能有的疑慮。

Case 4:照顧小孩 / 家人

因為這個原因需要空白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 CV 上可以這樣寫:

Took hiatus from professional career to _______

如果空白期較長,也要在 CV 上說明自己做過甚麼準備,去迎接下一份工,例子參考下一小節。



在 CV 上如何鋪排?

CV 上的工作經驗通常跟年份順序排列,空白期可以照樣排列,格式一樣。 跟平時的 CV 一樣,先要知道報的工作有甚麼要求,再找機會帶出自己有相關技能。 即使是照顧患病家人,也可以說自己運用了管理及 multitasking 的技能安排 medical appointments。 面試時也一樣,沿著這方向詳述。

把空白期內的得著,寫在平時 CV 上寫工作內容及成就的地方,例如:

20XX – 20XX Stay-at-Home Parent / Caregiver / etc.

– Took hiatus from professional career to _______
– Volunteered at _______
– Went to school to train _______

關於這個 Podcast

這是 Wondery Podcast 聯網的其中一個節目,名為《Safe for Work》,由 Liz Dolan 及 Rico Gagliano 主持,完整的節目錄音可在 Apple Podcast 重聽:https://podcasts.apple.com/ph/podcast/resume-solutions-for-gaps-in-employment/id1353460577?i=10004444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