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全職工作,不時要 OT,回到家已經不早,還要處理家中大小事,可以練習的時間真的很少。 睡眠的時間又不能犧牲,否則會影響工作及學習。 在眾多限制之下,成人學樂器,如何找時間練習? 怎樣才能充分利用僅有的時間?
幸好我對熱衷的事也有些「計仔」。 我本身喜愛學習,研究過一些提升效率的學習方法,親身試過,發現非常有用,現在分享一下。
調整心態
這個 TED talk 對我有很大啟發,講者是一位時間管理專家,教導別人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 演講中有句「Time is highly elastic. We cannot make more time, but time will stretch to accommodate what we choose to put into it.」 即是說,時間是一種選擇,你認為是重要的事,自然會找到時間做。 所以,當你把練習視為重要,自然抽到時間出來。
每日練少少,持之以恆
練習過後,大腦未能即時吸收,需要時間建立連繫。 所以,每日練少少,好過周末練多多。 最有效的安排是短的練習小節,休息,再來一個短的練習,再休息,如此類推。 休息時可以起身走走,吃點東西,總之做一些跟練習沒有關的事。 這樣有助鞏固記憶。 有時明明彈不到,隔了一會突然彈到,就是這個原因。
這是幾年前在一所美國大學的課程中所學的,畢生受用,有機會把課程內容放上來。
一開始先給自己訂個小目標,心理上覺得容易做到的,比如說每日 5 分鐘。 很自然地,你會發現 5 分鐘會變得越來越長。
先練習難的部份
時間有限,要好好利用,所以練習要「到位」。 如果「識」與「不識」之間有條界線,到位的練習就是在這個分界位磨練,慢慢把界線推開 (push the boundary)。 所以,先處理自己的弱項。 例如一首歌 16 段有 2 段彈得差,就抽這 2 段出來,不用整首歌從頭到尾練的。
明白人會傾向捨難取易,因為易的會有成就感。 但從另一角度想,見證著自己幾經艱辛克服因難,成就感不會更大嗎?
重複練習難的部份會悶,可以上 Youtube 找一些好聽的 backing tracks 作伴奏,這樣會有趣得多。
把練習融入生活
順路一定比兜路容易,如果可以把練習變成生活的一部份,練習便很自然,也更能持之以恆。 例如有人學鋼琴,會在公司附近租半小時琴房,午飯後去練琴。 可惜我公司附近沒有這樣的地方,但不代表我不能在外練習。
學結他的人都知道手指要拉筋,所以我在上下班乘車的時候拉手指。 我五天工作,一星期可以做到十次拉筋運動,一個月就有四十次。 現在上車拉手指已成習慣。
另外,為了左手更靈活,我逼自己上班時只用左手打字,希望提升手指速度。 初時打得很慢,又常常打錯,過了幾星期,左手已經可以順利打完一篇文了。 準繩度及速度尚待改進,但已經進步了很多。 每天工作八小時,這樣就有八小時的機會練習。
用腦想象
看過這段 TED Ed 影片才知,原來在腦內想象就有練習的效果,真是個開心大發現! 這段名為 “How to Practice Effectively” 的影片提到「想象法」,是一個有研究結果證實的有效方法,其重點有二:
(1) 「Once a physical mo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it can be reinforced just by imaging it」 – 首先要已經學過一個動作,腦部已經建立了聯系,再加以想象,可以令動作更熟習
(2) 「Practice in your brain with vivid details」 – 要很清晰、鮮明的想象練習的每個細節
我試過用這方法,在乘車時練習結他指法。 結果,想象法竟然是有用的! 不過,要鮮明的想象一個結他每條弦線在指尖的感覺,又要想象左手及右手微細的活動,所消耗的腦力非常多,用真結他練習會自在得多。
這段 TED Ed 影片還有講其他練習方法,值得一看。
學海無涯,不知還有沒有其他竅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