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he People(UoPeople)是全球第一間免學費而頒授學位的網上大學。 上一篇我介紹過它的背景、認受性、申請及報名所需。 我剛完成了一個學期的遙距 MBA 課程,想在這篇把實際情況總結一下。

這個學期我選修了兩科,算是 full time讀 (BUS 5112 Marketing Management 及 BUS 5113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Behavior)。 剛開始時,我未掌握到時間管理,覺得有點吃力。 到後來,總算習慣了課程的功課及評核準則。

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

UoPeople 給學生的資源 / 支援

MBA 課程教學

成績及總結




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

國籍 / 地區

UoPeople 實行小班教學,首學期的兩科,每班不超過 20 人,分佈如下:

BUS 5112 學生分佈 BUS 5113 學生分佈
亞洲 3 1
非洲 5 10
澳洲 0 1
歐洲 1 2
北美洲 9 5
總人數 18 19

亞洲:香港、日本、卡塔爾

非洲:尼日利亞、南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盧旺達

澳洲:澳洲

歐洲:英國、西班牙、德國

北美洲:美國、聖盧西亞

兩班一併計算,最多人來自美國(13人),其次是尼日利亞(9人)。 美國多學生的原因我知道,對於尼日利亞,我卻毫無認識。 大膽地問了一位尼日利亞同學,他解釋是一來國家人口多,二來他們重視外國學位。

[返回頁首]

同學從事的職業

每位學生都可以把自我介紹或照片放上 profile 頁面。 我看了同學的 profile,有公開的職業為:

美軍、外科醫生、金融、會計、保險、電視節目製作、家庭主婦。

[返回頁首]

與同學的交流

學術交流:課程要求學生互動交流(詳情請參閱 [功課] 一節)。

其他交流:用 Whatsapp 群組為主,UoPeople 提供的 instant messaging 工具也有用,但比較少。 同學住在不同時區,又要兼顧工作及家庭,基本上學科以外的交流非常有限。 同學對香港的印象? 「籠屋」及人口密集。

[返回頁首]




UoPeople 給學生的資源 / 支援

UoPeople 提供給學生的支援很多,簡直是超出了我的預期。

Program Advisor

學生入學時會被分配一位 Program Advisor,作為學生跟 UoPeople 之間的橋樑。 與 MBA 課程有關的問題,學生都可以電郵問他。 我向他請教過時間分配及選科,他回答得很快的。 學期開始不久,他還主動電郵給我,看看我的進度。

[返回頁首]

Course Instructors

每一科也有一位 Course Instructor,負責照顧班內的學生。 今個學期我讀兩科,所以有兩位 Course Instructors。 一位是美國人,另一位來自加拿大,兩人都有 PhD,各有大約 20 年教學經驗。 其中一位對每個學生的 forum 留言反應又快又詳盡,我透過螢幕也感受到他的教學熱誠! 另一位與學生的交流足夠,不多不少。

[返回頁首]

教材

用的都是開放的教學資源,學生不需要購買任何教材。

  • 電子版教科書
  • 網上圖書館(JSTOR、LIRN)
  • 公開文章或影片(如 Researchgate、Forbes、Youtube)
  • 要學生 sign up 才可閱讀的資源(如 Academia.edu 、BookBoon)

[返回頁首]

學習平台

UoPeople 使用 Moodle 線上學習系統,簡單易用。

[返回頁首]




MBA 課程教學

Orientation

開學前要先上 3 星期的 orientation,讓你熟習 UoPeople 的網上學習環境。 Orientation 不會計分,但也要上啊,因為很實用,而且不用很花時間。 有關 Orientation 實際需時,以及學甚麼,這一篇有介紹。

[返回頁首]

每班人數

20 至 30 人一小班(到學期結束時只剩下 14、15 位,我想是 dropped out 了吧)

[返回頁首]

學習模式

主要透過自修、做功課、與同學及 Course Instructor 討論。 (詳情請參閱 [功課 / 工作量] 一節)

[返回頁首]

成績評核

有兩種:有些是 Course Instructor 評分的,有些是採用 peer assessment 機制的(同學互相評分,有評分準則為指導)。 MBA 不設考試,所有得分都是由功課而來。

[返回頁首]

功課 / 工作量

工作量是大的! 每星期都有幾份功課的 deadline,過了時就不能在系統提交。我同時讀兩科,一星期平均 6 份功課,全部都是寫文,有點應付不來。 我為此尋求過 program advisor 的意見,他說新生的第一個學期最辛苦,只要預留充足時間,習慣了就會順下來。

預留多少時間? 根據官方網頁,每一科每星期要用 15 至 20小時。 每科要做的功課有幾種:

  • Reading Assignment:學生要讀的教材,通常是教科書、文章或 Youtube 影片。 有些 research article / journal article 很難明,後來我發現不用 100% 明白都能應付之後的功課。
  • Discussion Assignment:學生先在 forum 發文回答老師出的題目,再閱讀 3 位同學的發文,留言評分。 Course Instructor 或同學給你的評語或問題,你都要回答,大家互相討論。
  • Written Assignment:學生依題寫 paper,上載到學習平台,再給 3 位同學互評作文,全程是匿名的。
  • Portfolio Activity:都是依題寫文,不同的是由 Course Instructor 評分。
  • Group Activity:分組活動,4 至 5人一組做一份 PowerPoint 或寫 paper,由 Course Instructor 評分。

[返回頁首]

同學表現

與傳統學校一樣,每一班都有精英同學。 他們的功課,包含了很多教材以外的 research,還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若有幸 peer assess 到他們的功課,令自己知識增長,我是十分歡迎的。 也有些表現不如理想(如答非所問、未有深思熟慮)的同學,在學期一半時已 dropped out了。

[返回頁首]




成績及總結

在 UoPeople 讀 MBA的第一個學期,很忙很充實。 頭幾個星期,不斷用反複試驗的方法,尋求最有效的時間分配。 當把自己的要求降低後,壓力隨之減少,讀書也輕鬆了。 出了成績,一科的 GPA 有 4.00,另一科有 3.67,得分尚算滿意,下學期會繼續努力的。 😃

[返回頁首]

_

想知更多關於 UoPeople: